欢迎访问足球赛事SportBuzz - 您的全球体育新闻中心资讯网站!

足球赛事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国际足球 > 西甲

西甲

投资足球,真的不可能赚钱吗?(投资足球)

发布时间:2024-01-23 04:53 西甲 作者:懂球帝
不久之前,万达集团出资4500万欧元收购了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的股份。随后,王健林在接受某杂志专访时说到“投资足球是不可能赚钱的”。出钱投资一家足球俱乐部真的只赔不赚吗?那为什么总有富商想要投资足球呢?【豪门的盈利前景】由于职业化起步较早,欧洲足坛毫无疑问是目前足球经济炙手可热的中心,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成功的俱乐部也都汇聚于此。说到投资能否赚钱的话题,球迷们必然会将眼光投向这些职业足球的领路者。拥...

不久之前,万达集团出资4500万欧元收购了马德里竞技俱乐部20%的股份。随后,王健林在接受某杂志专访时说到“投资足球是不可能赚钱的”。出钱投资一家足球俱乐部真的只赔不赚吗?那为什么总有富商想要投资足球呢?

【豪门的盈利前景】

由于职业化起步较早,欧洲足坛毫无疑问是目前足球经济炙手可热的中心,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成功的俱乐部也都汇聚于此。

说到投资能否赚钱的话题,球迷们必然会将眼光投向这些职业足球的领路者。拥护者众多的各大豪门,则是这些关注目光的焦点。让我们先来看看,德勤统计的2013-2014赛季俱乐部收入前20强各自的盈利状况。

表中营业收入数据来自德勤统计,不包括出售球员的转会费。税前利润来自俱乐部官方年报或者联赛整体报表,包括球员交易的转会费用。

注1:AC米兰与其他俱乐部以赛季为单位不同,是以自然年数作为财报周期。故该数据为2013全年利润。

注2:国际米兰并未对外公布财务数据,该数字来自于《米兰体育报》等意媒披露,可能存在误差。

在2013-2014赛季收入前20强中,仅有巴黎、曼城、米兰、国米和加拉塔萨雷这5家俱乐部亏损,另外多达15家都在上赛季实现了税前盈利。而在这15家俱乐部中,皇马、曼联、拜仁、巴萨、阿森纳、多特蒙德、那不勒斯等7家保持了近年来能够持续盈利的良好运营状态。

在英超,托特纳姆热刺由于贝尔天价转会皇马,创下了1.1亿欧元的巨额税前利润。不仅是队史记录,也让热刺成为了上赛季全欧洲盈利最多的俱乐部。

同时,由于英超再攀高峰达到了单赛季18.75亿欧元的转播收益,各大俱乐部的财政状况全面好转。曼联的商业帝国扩展计划再进一步,阿森纳增加转会市场投入后还能继续保证结余为正数,切尔西实现了阿布入主以来的第二次盈利,利物浦则完成了近5年来的首次扭亏为盈。

就连纽卡斯尔和埃弗顿,也凭借着各自占比超过60%的转播收益,冲进了德勤俱乐部收入榜的前20位,同时实现了3000万欧元左右的盈利。英超的转播权和商业收入节节攀升,若能控制住球员工资的上涨速度则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财政健康的新时代。

而在德甲,财政健康是已经实现并且稳步发展的长期目标。由于“50 1”条例的约束和联赛委员会对亏损球队的严格限制,德甲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全欧洲利润最高的顶级联赛。

2013-2014赛季,由于德甲联赛官方报告开始采用合并报表,因此盈利数字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18家俱乐部中有13家实现了盈利,72.2%的比例不仅是德甲历史新高,也能笑傲欧洲各国。

在俱乐部方面,拜仁保持着连续21年盈利的神奇记录。多特蒙德也从破产危机中完成复兴并实现了持续盈利,其2012年税前利润5350万更是德甲历史记录。

在意甲,亏损是这几年的主题。过去的4个赛季,意甲联赛整体亏损分别为3.07、2.92、2.03、1.87亿欧元。

2013-2014赛季,尽管意甲尚未整体从亏损的泥潭中挣脱出来,但仍然有9家俱乐部在困境中实现了盈利。其中,那不勒斯已经连续8个赛季保持盈利,这在意大利足球的整体环境中难得可贵,也突显了俱乐部管理者不错的商业眼光。上赛季高价出售卡瓦尼,则是那不勒斯引进多位强援还能实现2000万欧元利润的关键。

刚刚获得意甲四连冠的尤文图斯,则在上赛季终于实现了时隔4年后的首次税前利润为正数。尽管税后仍然长年亏损,但新球场、本赛季打入欧冠决赛和意甲的统治地位很可能从明年开始让尤文图斯走上保持盈利的道路。

作为斑马军团的老对手,米兰双雄则处于相当严峻的亏损局面中,托希尔和老贝家族仍然需要不少时间来解决管理上的诸多问题,两家百年豪门也不得不在缓慢恢复中寻找厚积薄发的机会。

在西甲,皇马与巴萨都是在高收入高支出条件下保持盈利的典型,两者常年雄踞足坛收入榜前列并有着稳定的球队战绩。而由于西班牙整体经济形势低迷,其他西甲球队的经济状况大多不尽如人意。

文章开头提到的马竞,则在近两年迈出了向自主经营转型中最坚实的一步。2012-2013赛季,马竞实现了税后200万欧元的净利润。200万虽不多,但却标志着马竞彻底摆脱了老希尔时代年年靠老板填补亏损的经营模式。

而在上赛季,马竞大幅度增加了工资等投入,也在球场上拿到了西甲冠军和欧冠亚军的傲人战绩,经济上更是成功保持了盈利。整个2014年,马竞向西班牙财政部偿还了超过1亿欧元的债务,并与华为、三星、阿塞拜疆旅游局等多家企业达成了新的赞助协议。

马竞正在大踏步往西甲第三极的目标前进,万达此时入股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综上所述,欧洲的顶级联赛中能够保持赚钱的俱乐部并不少见,也有一些豪门球队正在向积分榜和利润表的双赢转型。但实际上,这些俱乐部仍然很少能让股东拿到分红。

皇马、巴萨都是会员制俱乐部,作为公众机构的他们并没有需要分红的股东。足球经济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球队必须不断投钱才能保持球场上的竞争力,诸如阿森纳等俱乐部都保持着不向股东分红的传统。

从2000年至今,只有曼联、尤文、拜仁、多特蒙德等极少数顶级俱乐部曾经向股东发放过净利润的分红。投资足球俱乐部并寄希望于盈利分红来赚钱,目前看来遥不可及,但未来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欧洲俱乐部的整体状况】

豪门俱乐部毕竟是少数,有着全球范围影响力的他们也不能代表欧洲职业足球的整体状况。

事实上,根据欧足联官方统计,每年有接近60%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处于亏损之中。足球,仍然是一项需要烧钱的运动。

来源:欧足联官网专题报告。2013及2014年数据尚未对外公布。

近年来,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整体经营状况仍然是持续亏损,其总计亏损金额甚至可以用10亿欧元这样恐怖的单位来计算。2011年,16.7亿欧元的巨额亏损创下了欧足联开始财政统计之后的最高纪录,这一年也有超过30家各国顶级联赛俱乐部出现了破产危机。

2012年,由于欧足联财政公平的强制性推广,欧洲俱乐部的总体局势才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总计亏损从16.7亿下降到了10.66亿,36%的降幅也是该数据有史以来的最大改善。

不断上涨的球员工资是造成俱乐部难以盈利的最关键因素,欧足联官方统计球员的工资支出已经占到了欧洲俱乐部收入的70%左右。

2012年欧洲足坛整体亏损的大幅度缓解,其主要原因正在于对工资的成功控制。该年球员工资总额上涨了6.5%,俱乐部收入则上涨了6.9%,这也是自欧足联2006年开始统计这两项数据以来历史上首次后者超过了前者。

尽管有着不小的改善,但职业足球仍然不能算是投资者热衷的行业。

【中超俱乐部的经营现状】

由于中超各家俱乐部并不会对外公布财报,因此我们无法从俱乐部官方获得经营现状的详细内容。但在每年的中国足球发展论坛上,一家门户网站会经中国足协官方授权发布《中超联赛商业价值报告》。该报告中会透露出一些数据,可以借鉴参考。

2013年,中超公司的利润达到了1亿元以上,但是16家中超俱乐部中仅有广州恒大与辽宁宏运两家盈利。

该年度恒大的中超与亚冠总门票收入高达1.28亿元,但基本上所有的中超俱乐部大部分的收入仍然来自于企业冠名的赞助。

而辽宁宏运的收入中,超过70%来自于杨旭和于汉超离开所带来的转会费。这样的收入结构偶然性较大并且难以持续,宏运2014年没能再有这样的高额转会费入账,也随即从盈利变为了亏损。

2014年,16家中超俱乐部中有广州恒大、贵州人和、上海上港、上海申鑫、广州富力等5家俱乐部实现了盈利。但由于俱乐部财务数据并不对外公开,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此“盈利”的水分很大,目前中超球队的赞助等收入很难抵得上人员工资等各项支出。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中超俱乐部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离不开企业冠名球队带来的高额赞助费。无论从门票收入还是商业开发上,都和欧洲职业联赛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转播权收入的天差地别,则更能体现目前中超在国内的尴尬地位。无论是西甲还是德甲,意甲或者法甲,其从国内媒体获得的转播权收入都超过了5亿欧元,更不用说英超那接近15亿欧元的天文数字了。

反观国内,中超联赛2014年创下了转播费收入的新记录,达到了5000万元人民币。这一看似喜人的数字,其实尚不足法甲联赛本国转播费的五十分之一。与欧洲联赛转播权收入主要来自电视转播不同,中超的转播收入主要来自四大门户等新媒体。中超的社会地位不仅不能让传统媒体甘愿掏出一笔可观的转播费,甚至还需要贴钱让电视台播放球队的比赛。

正因为如此,在国内投资足球并希望俱乐部盈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超俱乐部想要改善收入结构并最终带来财政健康,还需要中国足球这一品牌未来长期的推广。

【升值后的转让获利】

如果说无论欧洲或者中国,足球俱乐部大多是亏本经营的话,那么富商和企业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地为职业足球投入重金呢?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俱乐部整体升值后进行高价转让,从而获得收益。

近年来,北美体育投资公司收购欧洲俱乐部频繁出现在各大报纸的头条。从格雷泽家族收购曼联,到克伦克拿到阿森纳多数股权,再到利物浦和罗马迎来美国老板,这些大西洋彼岸的投资人显然不会把足球当做烧钱的兴趣爱好。

曼联曾经的老板爱德华兹,其父亲收购曼联时花费了60多万英镑,最终转让给格雷泽家族时拿到了6400万。纽卡斯尔前任老板霍尔父子则在球队上市后,将此前300万的投资抛出收回了近1亿英镑。美利坚的投资公司们,显然也是想要这样的回报。

由于足球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投资者希望将俱乐部的规模逐渐做大,再通过转手出售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样的长线投资,就算在初期每年为俱乐部填上几千万欧元的亏损,也在他们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

而在中超,通过出售俱乐部获得收益并不太现实,就连收回成本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如果中国职业足球的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或许也会有这样的一天。

【投资足球,收获名声】

王健林说:“说投资足球赚钱的要么是骗子,要么脑袋有点不太好。”

作为中国最早接触西方足球的人之一,1992年就出国考察走遍欧洲各大豪门的他显然对于这一话题最有发言权。万达集团曾经投资大连万达数年并将球队送上了中国足球霸主的宝座,也正在考量重新回到中超的可能性。

万达今年出资成为了马竞的股东,再以6.82亿元收购了盈方体育68.2%的股权。如此强势地回到足球运动中来,万达的目标直指在全世界范围提升自身的知名度。

收购盈方体育的出资并不够新建一座万达广场,却吸引了全球超过9000家媒体的争相报道。万达于2014年开始买地进军西班牙房地产市场,“马竞股东”的名号显然比“中国房地产巨头”要更对当地人的胃口。

而如今成为中国足坛中坚力量的广州恒大,则更加印证了投资足球为名声的说法。

2009-2012年的3年间,恒大为俱乐部投入了17亿元,但其房地产集团的净利润却猛增了11倍,超过了100亿元。2014年,恒大集团的净利润高达180亿,连续数年高于万科独居房企龙头。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恒大俱乐部对品牌的推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许家印算过一笔帐:“每场比赛付给广东体育4万转播费,换来90分钟的曝光机会,还有众多赞助商都希望在恒大的主场做广告。要知道,央视的广告费是1秒15万。”如其所言,对于恒大来说,砸向足球的重金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性价比极高的超级广告。正因如此,目前中超各支球队的冠名赞助商中,有7成来自最需要大众名声的房地产行业。

更不用说各家欧洲豪门,与世界500强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完全不在一个等级的他们,比起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却丝毫不比对方逊色。

投资足球,也许真的不能直接赚钱。但是,可以在别的地方赚得更多。你说呢?

文/懂球帝App

投资足球

更多内容,第一时间关注我们微信号:Weixin888

转载请说明来源于"sdlx2011体育直播官网 - 足球、篮球NBA、您的全球体育新闻赛事中心"

本文地址:http://www.sdlx2011.com/guojizuqiu/6454.html

广告位